北德州文友社(North Texas Chinese Literary Society)是一個“以文會友”的團體。2013年1月19日演講“揚州專題”,吳迪教授主講“煙花三月下揚州——詩中揚州”,引經據典,娓娓道來;祖籍江蘇的作家王曉蘭女士特地從加州趕來,以其父親生前魂牽夢縈的故鄉情為主線,講述了父親60載回鄉之路的感人故事和她對故鄉的熱愛;我以“春風十裏揚州路——人在揚州”為題,從一個外地人的視角,講述了揚州的人景、物景、風景和我的心景,分享了我的所感所知。(《達拉斯新聞》2013/1/25)
孔子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孔子還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文友社攜主講者一行8人,於1月20日相聚達拉斯,正是對孔老夫子這兩句經典的詮釋。曉蘭專程從加州來,我來自中國內地,和文友社眾共同交流和學習,于文友社眾,我們可謂“有朋自遠方來”;我們相聚達拉斯,“不亦樂乎”,而朋友之間的交流,達到了“以友輔仁”、增進己身仁德的目的。
當日一大早,我們便驅車早早出發,到旅館接上曉蘭,直奔達拉斯市區。我們升至Hyatt Regency Dallas賓館的頂樓,與REUNION TOWER僅隔咫尺。此時陽光燦爛,冷暖適宜,藍天白雲,風景尤為亮麗。俯瞰大地,達拉斯就在腳下,交通四通八達,車輛川流不息。
啊,我看到了大火車,驚心動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長的火車,我如同鄉下人初次到了城裏。有100多節,待看到火車尾巴的盡頭,車頭似乎已經跳出了視域。文友社長陳玉琳給我講述了一個故事:1981年她到達拉斯之前,她的朋友跟她講,如果她要搬到達拉斯,要她認真考慮,因為那裏的火車很長,如果遇到火車,就要把車停下來,買上一個hamburger吃完,火車還沒有過完呢。
啊,我看到了著名的Trinity River。吳迪教授給我講述了一個故事:沒有這條河,就沒有達拉斯這座城,這座城就是圍繞這條河建起來的,而牛仔當年趕著牛群就跨的是這條河,至今走過的小徑還在。
樓上之景看盡,又看John F. Kennedy總統遇刺之地。公路上畫著3個白色的“×”,顯示總統遇刺的3個著彈點。參觀的人比比劃劃,敍述著當年的駭人故事,邊敍述邊唏噓。附近200碼處是John F. Kennedy Memorial Plaza,方方正正,像一座無頂的房子,裏面放著一塊黑色的、有一張床大小的方石。設計者Philip Johnson在旁邊的一塊石碑上說明了設計的理念:
“a place of quiet refuge, an enclosed place of thought and contemplation separated from the city around, but near the sky and earth.”
甘迺迪紀念碑的碑文最後寫道:
It is not a memorial to the pain and sorrow of death, but stands as a permanent tribute to the joy and excitement of one man’s life. John F. Kennedy’s life.
是呀,就讓我們以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紀念這位元偉人吧。見有人躺在黑色的方石上照相,我也立此存照。
我們在返回的路上,品嘗了正宗的臺灣小吃,免不了我又聽到了一番動人的故事。景觀無數,見識各異。自然景觀,連同人文景觀,收於眼,而匯入心底。
來回路上,笑語串串,歌聲不斷。我陶醉于吳迪教授的深情曲調,鍾情于慈萱女士吟唱的正宗臺灣歌謠,沉思于玉琳社長講述的師恩情懷。曉蘭、漢湘……爭搶話筒之際,最喜慈萱笑中帶著仔細,還不忘觀察行路牌,指揮著汽車行走的路線。
他們本是這樣一群生長于臺灣的華人,以深厚的中華文化積澱,在海外傳承和弘揚著中華文明。
達拉斯文友相會之旅,“文”、“友”兼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