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華文藝季秋季講座(2)《從關中到洛陽:兩周之際社會變革的考古研究》
———中國上古文明講座系列
特別來賓:李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及考古學系教授
時間:
美西時間: 9月28日周六晚上6:00pm
美中時間: 9月28日周六l晚上8:00pm
美東時間 : 9月28日周六晚上9:00pm
台北亞洲時間 : 9月29日周日上午9:00am
中國上古歷史知多少?周幽王寵愛褒姒,為博佳人笑,廢申后,立褒姒為后,不久西周亡,這段故事為許多人熟悉。這次我們來認識這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轉捩點,為什麼介紹遙遠的西周時代以及它的文化? 因西周對後來的中國產生非常深刻影響;另一個方面現在人對西周比較陌生。有些傳統的源頭變得模糊不清,從西周到秦,有巨大的社會變化。重溫周的歷史,方能更清楚中國社會發展的脈絡。
這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革,對整個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許多驚世的青銅、文學、建築作品產生。西周建立的制度,從武王滅商,經歷成王到康王,社會風氣良好,百姓不犯法,史稱“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出自《史記·周本紀》)。 西周(公元前十世紀至前八世紀)式微後,遷至洛陽、原所在的關中平原發生什麼?
歡迎聽專家分曉~
內容: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滅亡,標志著中國早期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轉變。在這場危機之後,曾經的關中王畿成為人煙稀少的荒原。只有秦國通過擴展進入這一政治真空,並吸收仍留在該盆地周余民,才重啟了關中的城市化歷程。
關中城市貴族住宅的毀滅,為公元前771年入侵提供了豐富的考古證據,學者們也通過來自數十個銅器埋藏物上面的青銅器銘文,重建了西周歷史。這一動蕩時期周人難民生活,尚未被考古學深入研究。我們很少將這些青銅器與他們流離失所的主人聯系起來——這些西周貴族不得不應對失去根植於祖先之地,與傳世重器的社會記憶,重建自己的生活。
探討兩周之變考古指標,包括:
1)城市的廢棄和毀滅。
2)周王朝禮器作為戰爭戰利品流通。
3)區域人口減少。
4)周陶器風格在難民定居點延續。
5)通過復制失去的青銅器,重建過去,聚落重構。
~~~~
Join Zoom Meeting
Meeting ID: 856 1263 0453
Passcode: 40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