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2023 美華文藝季春季講座(10)

黃金銷未盡:探討中國金銀器的歷史 (The Splendor of Chinese Gold and Silver )

來賓:李旻教授|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系及亞洲文化語言學系

img_2964.jpg 

時間:

美西時間7 .1 日(週六)晚上6:00-8:00 pm

美中時間:7.1日(週六)晚上8:00-10:00 pm

美東時間:7.1日(週六)晚上9:00-11:00 pm

亞洲台北時間:7.2 (週日) 上午9:00-11:00 am

 

內容:本次講座以考古出土的金銀器為線索,連綴中國歷史與文學。

揚之水傾二十年之力,走訪全國各地文博機構,觀金銀器數千件,結合文學和圖像進行考據定名,重續古典傳統中「文」與「物」與「史」之間斷裂的脈絡。李旻特別指出為金銀立傳的文化價值與意義:與三代的經典傳統——金石——相對,作為奢華與物欲的象徵,金銀器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開始流行。而唐宋之後,金銀器因其與文學和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繫,便擁有了金石一般傳承中華文明的品質。

士人世界中,金石與金銀分處文明兩端——前者承載三代禮制,後者不見經傳。為搜求金石,李清照自言首先捨棄金銀珠飾:「首無明珠、翠羽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落難時也奉夫命:「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捲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對比士人對金石的執著守護,世間對金銀的態度始終重在當下——盛世推陳出新,追求時樣,亂世則為保命之資,變賣求生,盛衰都不在意對古代器物的保存。因此,宋代以來金石譜錄層出不窮,卻鮮有古代金銀器傳世,更不曾出現過一部金銀器史。

為金銀立傳需對古代文獻與工藝技法瞭然於胸,又能用清雋的文字描述繁華奢靡,還要對市井生活的氣息和顛沛流離的苦難有深切的同情。難為的事,揚之水自會去做。二十年來,她走訪各地文博考古機構,所觀金銀器數千件,結合文學和圖像進行考據定名,探究設計理念與風格的演變軌跡——古人如何駕馭他們的想象力,在「創造」與「成規」,「輝煌」與「黯淡」之間交替前行,成就綿延四千年的金銀匠作傳統。繁華落幕時常伴隨著人口的離散、傳承的斷裂、器物的窖藏乃至銷熔。社會復蘇又推動匠人開創新的傳統,工藝美術史與社會生活史始終交融。

 

Time: July 01, 2023 06:00 PM Pacific Time (US and Canada)

 

Registration Link : https://conta.cc/3PvHcsH

Member Free

 Zoom Meeting ID: 871 9773 0547

Passcode: 46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