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4/9 日 2022 美華文藝季|春季人文講座(6

 

「如水的月光——

張秀亞女士的文學作品及故事」

講座來賓:封德屏博士|《文訊雜誌社》社長及總編輯|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于德蘭女士|南加州輔仁大學前會長|張秀亞的女兒

 

時間:

美西時間:49日(週六)6:00-8:00 pm

美中時間:49日(週六)8:00 -10:00pm

美東時間:49日(週六)9:00 -11:00pm

台北亞洲時間:4 10日上午(週日)10:00-12:00pm

報名link: https://conta.cc/3uieOOR

 

張秀亞,是台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作品深受讀者喜愛,也為評論家們所重視。

 

當年由於戰亂﹐張秀亞獨自攜子女來台﹐長期慈母兼嚴父﹐加上對宗教信仰﹐將內心化成文字力量。她擔任教職25年﹐先後曾在台中﹑台北大學及研究所任教職﹐也曾應邀來美作大學講座。張秀亞(1919-2001年)出生河北,自幼受文學薰陶﹐14歲開始寫作﹐在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求學期間成績優異﹐以「陳藍」筆名寫散文、「亞藍」的筆名寫小說﹑以本名寫詩。

 

高中畢業時﹐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大龍河畔》﹐贏得「北方最年輕作家」的稱號。1937年,18歲時寫成8000字散文〈尋夢草〉﹐發表於1021日大公報散文特刊。其後﹐於輔仁大學西洋語文系畢業﹐後入史學組研究並任教英文系。遷台後﹐為其寫作豐收期。

 

作品從戰後50年代起﹐便陪伴著當時無數青年讀者成長。一生著作83種﹐散文集「北窗下」在1978年即發行第20版。其著作有詩集「水上琴聲」;散文集「三色堇」﹑「牧羊女」﹑「北窗下」﹑「湖上」;小說集「尋夢草」「七弦琴」等。其作品屢次獲獎,並收錄於台灣﹑香港﹑新加坡的高中及大學教材。

 img_7703.jpg

歡迎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