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2021文藝季|秋季講座/ 中國上古文明講座系列—-《從攷古看夏商周文明發生》

 內容:認識中國上古時代文明及分佈。夏朝、商朝存在嗎?幾千年前青銅技術從何處傳入?何為玉文化?炎黃子孫一脈相承的是怎樣的上古文化?

從五千年到三千年前的早期中國遺產,如何左右著後世中國文明的一些基本觀念與文化特徵。

 

1)第一講:中國文明的起源

為什麽五千年是一個重要節點? | UCLA 李旻教授

 

時間:

美西時間|11月6(週六)晚上6:00-8:00

台灣時間|11月7(週日)上午9:00-11:00

 

2)第二講:傳說中堯舜禹的時代和夏文明的考古探索

李旻教授|UCLA

 

時間:

美西時間|11月13日(週六)晚上6:00-8:00

台灣時間|11月14日(週日)上午10:00-12:00

  2021 美華文藝季|秋季講座(10)

3)第三講:從攷古看夏商文化及影響

內容:燦爛的三星堆金沙文明: 三代文明商周

內容: 三代文明中的商周王朝延續二里頭文明,奠定的中原中心政治格局和青銅禮制傳統。商文明的東移和周文明的西擴——華夏文明空間傳統的基本結構。文字的應用成為經典傳統的發端。在三代空間範疇之外的長江流域,成都平原上的青銅時代社會與中原文明共享跨越千年的各種文明成就,並將其匯集形成燦爛的三星堆-金沙文明。

主講:李旻教授| UCLA

李旻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史前和青銅時代中國的考古,重點是國家形成、社會記憶、講故事、場所營造以及宗教和社會對氣候變化的反應。他還研究近代早期(13-17 世紀)亞洲貿易的海洋考古學,利用對中國沿海和東南亞陶瓷生產和貿易的研究來記錄早期全球貿易開始所帶來的物質文化變革。他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中國考古學家合作的溫泗河流域考古調查項目的聯合主任。最新著作《早期中國的社會記憶與國家形成》劍橋大學出版社2018 年出版。

 

時間:

美西時間|11月20(週六)晚上6:00-8:00

台北亞洲時間|11月21(週日)上午10:00-12:00

李旻教授| UCLA

 

時間:

美西時間|11月20(週六)晚上6:00-8:00

台灣時間|11月21(週日)上午10:00-12:00

 

ZOOM Meeting ID: 849 4087 6906

Passcode: 953402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dHJYy8CbGifTKP1P7

 

(報名我們會發zoom 連結給對方,並會在前一天發提醒及作者出版相關書籍或文章。)